天色黑了下来,乾清宫侧殿,偌大的屋子只有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
形形色色的饭菜被端上了桌,朱元璋看的那叫一阵心疼:“这才过了几年好日子,怎么这么糟蹋食物啊。”
“都是赛儿准备的。”朱标挠了挠头,笑道:“她说您都苦了一辈子了,这大明如今还算国泰民安,这一切都是您的功劳,享受享受不为过。”
“你就欺负咱没怎么读过书。”朱元璋咂吧咂吧嘴,开口道:“但是咱也知道一句老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细细品尝。他沉吟片刻,又道:“不过,这唐赛儿的手艺确实不错,难怪你这孽子会胖成这样。”
朱标闻言,不禁笑出声来:“父皇,您也觉得好吃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嗯,确实不错。不过,咱还是得提醒你,这日子过得再好,也不能忘了勤俭持家的道理。你看看,这满桌的饭菜,咱俩吃得完吗?”
朱标听后,连忙点头称是:“父皇教训得是,儿臣以后一定注意。”
朱元璋满意地笑了笑,又道:“对了,这段时间没出什么大事吧。”
朱标想了想,回答道:“倒是没啥大事,雄英那孩子将新弄出来的火炮也送了一些回宫里,写信给儿臣说暂时先不造了。”
“还有雄英准备在凤阳建个学堂,皇室子弟都要在里面读书,还有就是要百姓的孩子也能上学。”
“说起读书,正好还有一件事,如今已经六月底了,科举考试又要开了,父皇今年准备弄个什么形式?”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什么形式?设个题,就说收复北元失地该如何管理……”
凤阳县内,朱雄英听着汇报,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今荒地也开垦的差不多了,等着施施肥,来年开春就可以种地了。”
“如今已经入夏了,叫那些奴隶们开始建房子吧,别冬天全冻死在凤阳,来年就没啥人干活了。”
朱允熥弱弱道:“大哥,这不是都打到和林去了吗?想要奴隶那还不多的是。”
朱雄英嗤笑一声:“允熥啊,原来,咱们打鞑靼,抢来的人是奴隶,如今这草原都是咱们的了,那些游牧民族就是我们的子民了,再想找奴隶只能去东边的女真或者西边的东察合台了。”
朱雄英继续说道:“不过,现在咱们要做的不是去抢奴隶,而是要让这些游牧民族成为咱们大明的百姓。要让他们知道,跟着咱们大明,日子会过得更好。”
“大哥说得对。”朱允熥点头道,“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朱雄英沉思片刻,然后说道:“首先,要让这些游牧民族学会耕种,让他们知道土地的重要性。现在正在干活的这一批奴隶等着工时满了之后,肯定会回草原一部分,这些人会将土地的重要性传回去的,其次,要教他们读书识字,让他们明白大明的文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咱们大明的子民。”
“大哥真是深谋远虑。”朱允熥佩服地说道。
朱雄英摆了摆手:“只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次日一早,朱雄英去觐见了马秀英。
“祖母,许久未见啊,可想死我了。”朱雄英刚进门,朝着马秀英就跑了过去,上来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哎哟,慢点,别摔了。”马秀英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慈爱。
朱雄英松开怀抱,恭敬地站在一旁,马秀英看着这个聪明能干的孙子,心中充满了欣慰。
“这段时间忙完了?怎么跑老宅这边来了?”马秀英疑惑的看着他。
朱雄英微微一笑:“忙完了,爷爷都已经回了京师了,这不刚休息两天,这就来看祖母了吗?”
“真是个孝顺的孩子。”马秀英满意地点了点头:“正好,刚弄了些瓜果来,快去后院吃吧。”
朱雄英跟随马秀英来到后院,只见一片翠绿的葡萄架下,几只藤椅和一张小桌,桌上摆满了新鲜的瓜果。马秀英招呼着朱雄英坐下,自己则坐在他的对面。
“祖母,您最近身体可好?”朱雄英关切地问道。
马秀英微笑着点了点头:“好着呢,你不用担心。倒是你,最近辛苦了,要注意身体。”
朱雄英笑了笑:“多谢祖母关心,我一切都好。凤阳这边的事情也进展顺利,百姓们都很支持我。”
马秀英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好。你爷爷既然回京师了,那我在这小住几日,也回去了。”
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不舍:“这么着急吗?我还说带祖母您到处走走看看呢。”
马秀英慈爱地看着他:“你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这凤阳啊,还有啥地方我没去看过?都熟悉的不行了。”
“对了,还有件事,本来过些时日我也要跟你说的。”
朱雄英诧异道:“祖母有啥事就说,还至于跟孙儿这遮遮掩掩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