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动向(中)(1 / 1)

扼元 蟹的心 1041 字 9天前

“我当然觉得。不止我觉得,北面赵决等人也先后有密信报来,陈说其中的古怪。”

郭宁返身落座,继续道:“我这一晚上,都在盘算。想到的东西着实叫人时喜时忧啊。”

“哦?那陛下且听我说说,看看我之喜忧,是否与陛下的喜忧相合。”

“晋卿,请讲。”郭宁拿了个大瓷碗,替耶律楚材倒一碗茶水。

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后裔,其家族在金国也是高门,如今更身为大朝首相,日常的生活享受方面,未能免俗,是很有点水平的。像郭宁这样大碗粗茶的作派,比耶律楚材家里的门房都不如。

但他丝毫都不在意,拿起瓷碗咕咚咚地喝了好几口。

“我军在北疆的布置,是以堡垒为锁,道路为链,猛将劲兵大胆出击扫荡,与女真人那种层层设防、层层纸糊的体系大不相同。蒙古军如果南下,一旦受阻于从恒代到幽燕的连绵关隘,他们就会陷入到二百二十余座坚固屯堡构成的天罗地网里。”

他把碗往桌上轻轻一顿:

“蒙古军就算大军聚合也难以拔除连绵铁锁,而若分散就食,一来没有可供劫掠的村庄和牧群,二来我方的诸多屯堡都控扼水源草地。所以,这片堡垒地带对蒙古军来说,无疑是死地!而且逡巡越久,他们就越丧失骑兵机动的优势,越面临后勤补给的难题……就越危险。”

郭宁颔首:“此等情形延续下去,便如兵法所言,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这样说来,蒙古人的行动其实正入吾之彀中,这是大喜。”

“可这大喜事恐怕不是真的。我们都知道,蒙古人的战争韬略仿佛天授,最擅长往来进退、批亢捣虚……他们何以丢弃自己的擅长,而盘亘在这片死地呢?”

耶律楚材沉声道:

“毫无疑问,因为那批突然出现的火药武器,或曰铁火炮,或曰震天雷的。靠这个,他们连续拿下了山间的流民寨子,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我们的耳目,靠这个,他们拿下了我们用心营建的重要据点临潢府,说不定还有能力一个个地踹翻我们的屯堡,鲸吞我们在边疆的军民百姓和数年经营积攒的家底!这是足以撼动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的大麻烦,自然是忧。更何况……”

耶律楚材的言语稍稍停顿。而郭宁往后一仰。他的视线越过凉亭的飞檐,投向空中,秋季的北风正挟裹云层,从高天之上滚滚掠过,还时不时卷起积在凉亭顶上的落叶,打着旋儿往南飞去。

郭宁徐徐说道:“将士们的斗志可嘉,军队和朝野的利益也都和北疆安危绑定,于情于理,我们都需要给蒙古人一个迎头痛击。以我军的精锐,以我们预先做好的准备和北疆减兵诱敌的策略本身而言,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该给蒙古人一个迎头痛击。但若蒙古人有了火器之利……仗就不是原来的打法了。”

决定胜负的虽然是人,可武器的作用绝不能忽视。对火器的重要性,郭宁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所以对蒙古人忽然掌握大量火器的戒惧,他也比任何人都要强烈。

他是全军的主帅和灵魂,就算心里有疑虑,不能轻易表现出来。一旦表现出来,必定会动摇军心。甚至可以说,主帅动摇,到了基层将士可能就是坍塌。因此他自始至终不提这一项疑虑,只有对着耶律楚材的时候,忍不住稍稍吐露。

他把视线从高处收回,看到对面的耶律楚材微微摇头。

“晋卿不这么觉得?”

“陛下的忧虑我很理解。不过,这桩忧心事,是真的么?”

“你是说……”

耶律楚材从袖中拿出一卷文书,往桌面上铺开:“陛下请看。火药武器的生产,离不开四样东西,分别是炭、硝、磺、铁。这四样东西的来源和消耗量,分别都记录在此。”

郭宁伸长脖子,看耶律楚材一边指点,一边解说:

“炭的消耗,归并在日常生活所需里头。不计中都和天津府本地所取,光是每年从山东、河东等地运来专供工场的,以秤记将近四十万。”

“硝产于泽州、汾州、大名等地。提硝之法原以泉水烧煎后刮取,去年起,改成了每硝十斤用鸡蛋清五个揉搓拌匀,然后煎熬过滤的法子,为此光是在泽州就建了养鸡场四十余处。但因鸡瘟易发,鸡蛋清的供应不稳定,时常要用水胶、萝卜、皂角之类凑合。”

“至于硫磺,此物域内极少而盛产于倭国,而倭国所产之硝,大半输入了南朝。今年四月头上,南朝募商人于倭国市硫黄五十万斤,以十万斤为一纲,募官员管押,船运回返明州。这一单生意大大影响了我方购入硫磺的正常节奏,直接导致莱州和天津的两个主要工场停工。”

说到这里,耶律楚材轻笑了两声,不急不躁地继续:“好在尹昌控制了高丽政局以后,我们通过当地丛林,联络上了倭国的东福寺和天龙寺。那两家都是打着求取佛法旗号广开海贸的有力僧人势力,预计能稍稍补充上半年的损失。不过那两家僧人全是属饕餮的,为此要了我们五只海船去。还有铁……”

炭、硝、磺之类的具体生产细节,郭宁实在做不到一直关注。非得耶律楚材这种日理万机而能事必躬亲的神人,才能从容梳理。但铁乃军国命脉所系,朝廷有专门的人员日夕盯着,每隔数日都有文书呈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