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里。
刘承宗攻下庄浪卫城的消息,把肃王吓坏了,连夜提着羊角灯叩响巡抚练国事的府门,并派人星夜疾驰,向延绥巡抚陈奇瑜求援。
此时此刻的延绥巡抚陈奇瑜,在陕西拥有黑白两道任何人都不能比拟的威望,就算是刘承宗,都得往后稍稍。
因为这个人是崇祯年间,陕西近十位巡抚、总督里最有可能彻底平定叛乱的封疆大吏。
自崇祯五年起,陈奇瑜接任延绥巡抚这一官职,使整个陕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军事上,自他上任,一座城、薛红旗、一字王、截山虎、柳盗跖、金翅鹏、王成功、一条龙、金刚钻、翻山鹞、黑煞神、人中虎、五阎王、马上飞、王登槐、马红狼、满天飞……一连串的首领被攻破斩杀歼灭。
经济上,他开煤矿、修水利,试图借这两年旱灾稍轻的天时,挽回陕北的农业情况,并将投降的贼兵安置,让其有工做、有饭吃。
政治上最了不得,在崇祯六年,每一个死在任上的陕西封疆大吏都希望让朝廷免税的事,被陈奇瑜干成了。
崇祯皇帝居然真的下诏,免了延安府和庆阳府的赋税。
这件事其实算不上陈奇瑜的功劳,在他前边死在任上的封疆大吏,每个人都这么上书过,只是他的运气到了。
归根结底不是陈奇瑜劝说的言语太过动听,而是崇祯爷终于面对陕北这几年收不上税的事实,跟自己笑着和解。
早他妈干嘛去了?
不论如何,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单凭能让朝廷免税,延庆之间的百姓就对陈奇瑜感恩戴德,毕竟这事对百姓来说,过去的官员上书,百姓不知道,但如今陈奇瑜上书成功,百姓是能看见的。
老百姓要求不高,没几个人愿意整天忙着烧杀抢掠伤天害理。
只要活着,能活着就行。
凭借让朝廷免税的光环,陈奇瑜在陕北想做什么都能做成,就连他的军队开进延安,都会有百姓偷偷留信,此路不通,不可扎营。
对比洪承畴过来挨顿揍,这待遇足有九重天那么高。
陈奇瑜一开始也不信,什么叫此路不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不对,哪儿有封疆大吏率领军队行走在自家国土却说此路不通的道理?
谁不知道延安府有地雷,但地雷的时效性很短,引线发火必须有人在旁边守着;戚继光的钢轮发火倒是不需要有人在旁边,但埋进地下少则三五日、多则八九日,就不说下雨,地气返潮地雷就失效了。
陈奇瑜就不信了,难道以我的威望,还有人想在把我炸死吗?
他不信邪,他硬要走,直到安营扎寨的夜里巡逻士兵踩上一颗地雷,在漆黑夜空下的山峁墚塬变成一闪而逝的光。
经军官检查残渣,爆炸现场发现炸碎的铜轮与毁坏铳机,陈奇瑜信了……这不是有人想炸死他,是陕北老百姓的技术手段先进得有些难以置信。
陕北百姓不是土老帽,他们用的是李天成的合机地雷。
李天成原本是京营守备,精于火器,崇祯三年改进地雷有功,朝廷给他设了个地雷营,将教材传习九边,教授使用火器地雷。
合机起初是赵士桢应用于火绳枪的枪机,是使用齿轮让火门盖自动开合的机械装置,具体是在铳机安装齿轮,上下有两根活动牙轨,其中一根连接钢簧,形成内外阴阳两个铳机的结构。
扣动扳机,齿轮转动,上下两根牙轨一前一后,阴机在铳床内负责推开药池火门盖;有衔火管的阳机在铳床外,负责点燃药池。
合机铳的名字,就源于扣动扳机,两机合开的意思。
这一结构能防备风雨天气,是火绳枪最可靠的枪机装置。
在最早的鲁密铳上,药池需要手动开合,合机铳能够自动开合。
再升级就叫轩辕铳,同样也是赵士桢的发明。
这个部件是可一根可拆卸的长杆,长杆上下分别安装铜雨罩和比雨罩沉一点的小砣,中间有一根横梁。
雨雪天气把长杆横梁插在木铳床的预留孔上,因为重力,自然砣在下、罩在上,火绳也缠在长杆下半部分。
因为小砣比铜罩沉,不管铳身向哪瞄准、哪怕倒曳装药,铜罩都始终会与地面平行,为火门、火绳遮挡雨水。
具体来说这些东西其实都是鸟铳的部件,可能一杆铳叫鸟铳,却拥有合机、轩辕这些部件。
地雷教练李天成把合机装置转移到钢轮地雷上,极大地增加了地雷的时效性,即使偶遇雨雪,埋在地下的地雷也能保证两个月以上的使用期限。
陕西三边五镇的官军学了这本事,几无用武之地……一来造这玩意成本比较高,二来林丹大汗埋地里都快烂了,炸谁啊?
官军舍不得大量造这个,反倒淳朴的延安百姓把它发扬光大,因为延安百姓不是军队,他们需要平静的生活环境才能好好活着。
地雷对他们来说,是成本最低的防御手段。
不需要多大批量,埋在地里几颗,别管官军还是贼人,只要踩上一颗就能被吓得原路返回,人们便得以保卫自己的生活。
合机地雷对延安百姓来说,优点很多,缺点就一个,这个玩意儿在陕北的地理环境,时效性有点太长了。
以至于各个村子负责埋雷的后生,经常会问别人一句话:“我把地雷埋哪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