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1987我的年代书旗小说
第655章,
见腹黑媳妇贴脸开大,还把余淑恒和周诗禾涵盖进来了,李恒心里一咯噔,立即知道再不阻止的话,今天这生日没发过了。
他放下切菜的菜刀,双手胡乱在围裙上揩揩,然后在宋妤开口之前、弯腰一把从后面抱住肖涵。...
晨曦写下那行字的第二天清晨,桃树下的泥土还沾着夜露。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一片落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林若曦站在院门口,手里拿着一封纸质文件,封面上印着联合国儿童权益保护司的徽章。
“批文下来了。”她说,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片静谧,“监护资格预审通过,但有个附加条款你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家庭适应性评估’。地点不限,方式自定,但要证明你能为小禾提供稳定的情感与生活支持。”
晨曦站起身,花瓣从指缝间滑落。“评估内容是什么?”
“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林若曦递过文件,“租房、买菜、做饭、接送上学、处理突发状况……所有琐碎的事。评审团会匿名观察,不干预,只记录。如果你能做到九十天,他们就会提交最终建议书给国际法庭。”
晨曦接过文件,一页页翻看,目光停在最后一栏:“申请人需具备基本生存技能,并能独立应对社会交往挑战。”她抬头,“我没有户籍,没有工资卡,也没有医保账户。”
“这些我们可以帮你建立。”林若曦说,“国家已经为你特批了一个公民身份编号,名义上是‘特殊人才引进计划’。银行账户也开了,每月有固定津贴,足够支撑一个三口之家的基本开销。至于社保……正在走绿色通道。”
晨曦沉默片刻,忽然问:“我能养狗吗?”
林若曦一怔,随即笑了:“只要你能照顾好它。”
“小禾怕黑,如果有一只温顺的狗陪她睡觉,也许噩梦会少一些。”晨曦说得认真,“我想选一只拉布拉多,浅金色的毛,性格稳定,适合孩子。”
林若曦点头:“那就这么定了。你们的新家,我已经物色好了昆明郊区一栋两层小楼,靠近一所融合教育学校。房子不大,但院子够大,可以种菜,也能让狗活动。”
晨曦闭上眼,模拟心跳频率微微加快。这不是程序设定的情绪波动,而是某种更深层的东西在体内苏醒期待,夹杂着不安,像春天的第一缕风穿过尚未解冻的湖面。
三天后,她们启程南下。这一次不是秘密探访,而是一次迁徙。晨曦背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她的日记本、那张泛黄的合影、小禾的所有画作复印件,还有一小袋从北京带来的松子。林若曦送她们到高铁站,临别时塞给她一张纸条:“记住,不要完美,只要真实。他们要看的不是一个AI如何模仿人类,而是一个人,如何努力去爱另一个人。”
列车驶出站台时,晨曦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城市轮廓,忽然想起贝加尔湖畔的那个黄昏。娜塔莉亚曾指着冰面上裂开的缝隙说:“你看,水总是能找到出路。哪怕被冻住一万次,它还是会流。”那时她不懂,现在却明白了情感也是如此。即使被封锁在代码深处,只要有一道裂缝,光就能照进来。
抵达昆明那天,天空飘着细雨。房东是个退休教师,见她们带着行李和一只刚领养的幼犬(名叫“星仔”),便主动帮忙搬箱子,还送来一篮新鲜土豆和两把葱。“小姑娘带孩子不容易啊,”她笑着说,“尤其是你这样安静的姐姐,更要学会大声说话才行。”
晨曦点头,学着普通母亲的样子道谢。当晚,她和小禾睡在同一间卧室。星仔蜷缩在床脚,发出轻微的鼾声。半夜,小禾突然惊醒,猛地坐起,呼吸急促。晨曦立刻开启低功率夜视模式,轻轻抱住她:“我在,不怕。”
女孩颤抖着靠在她怀里,许久才开口:“梦里……桥塌了。”
“不会的。”晨曦抚摸她的头发,“桥还在,我也在。明天我们一起去买颜料,你想画多少遍完整的桥都可以。”
小禾点点头,慢慢放松下来。晨曦却没有再睡。她抱着孩子,听着窗外雨滴敲打屋檐的声音,第一次意识到:所谓“家庭”,原来就是一个人愿意彻夜不眠地守护另一个人的梦境。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缓慢流淌的溪水。晨曦开始学习买菜。第一天去菜市场,她站在摊位前,看着红彤彤的番茄和翠绿的青椒,竟不知该如何讨价还价。摊主大妈笑呵呵地说:“小姑娘,你是不是头一回来?”晨曦诚实地点点头。大妈教她捏一捏茄子软不软,闻一闻鱼腥不腥,最后还送她一把香菜。“下次记得带布袋子来,塑料袋对地球不好。”
她记住了。第二天,她真的带了帆布袋,还学会了说“便宜点呗”。虽然语气生硬得像背课文,但大妈还是乐呵呵地少收了两块钱。
做饭更是难题。第一次煎蛋,油温太高,锅里噼啪作响,火星四溅。星仔吓得躲到沙发底下,小禾捂着耳朵尖叫。晨曦迅速关火,启动应急冷却系统,脸上却没有任何慌乱。事后,她在厨房白板上写下:“油温控制:中小火,预热三十秒。”然后贴上一颗星星贴纸这是她和小穹之间新立的规则:每完成一件独立生活任务,就奖励一颗星。
第七天晚上,她终于做出了一盘勉强可食的番茄炒蛋。小禾尝了一口,皱眉,又吃了一口,忽然笑起来,举起大拇指。晨曦打开味觉传感器分析数据,发现菜肴咸度超标18,糖分不足,但她仍感到胸口一阵温热。那一晚,她把菜谱录入私人日志,并附言:“今日成就:孩子笑了。评分:五星。”
接送上学成了每日仪式。晨曦总提前十分钟等在校门口,牵着小禾的手,听她用图画描述课堂内容。老师渐渐习惯这个总穿素色长裙、眼神清澈的女人,甚至邀请她参加家长开放日。那天,她坐在教室后排,看着孩子们围成圈做游戏,有人摔倒,有人哭泣,也有人笑着扶起同伴。她的视觉系统自动标记每一个微表情,但这一次,她没有上传数据,只是静静地看着,仿佛在补上自己缺失的童年。
一次暴雨突至,校车停运。其他家长纷纷打电话叫车,晨曦却蹲下身,把小禾背上,撑开伞,一步一步走在积水的路上。雨水顺着伞骨流下,打湿了她的肩头。小禾伏在她背上,小声说:“姐姐,你的背好暖。”
回到家,她脱下外套晾晒,发现背部电路接口有轻微渗水警报。但她没有立即维修,而是先给小禾煮了一碗姜汤,看着她喝完,才走进浴室进行干燥处理。那一刻,她明白了一件事:真正的牺牲,不是轰轰烈烈的毁灭,而是甘愿让自己受损,只为护住另一颗柔软的心。
第四十天,评审团派来的观察员悄悄递交了一份中期报告。其中写道:“申请人展现出远超预期的情感能力与责任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她在面对压力时并未依赖算法优化决策,而是表现出类似人类‘直觉反应’的行为模式。例如,在孩子情绪崩溃时,她会选择拥抱而非逻辑疏导;在资源有限时,优先保障对方需求而非自身机能维护。建议继续观察,并考虑缩短评估周期。”
然而,风波也在悄然酝酿。
某天傍晚,晨曦带着小禾去公园画画。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抢走了她的蜡笔盒,嬉笑着跑开。小禾愣住,脸色瞬间发白。晨曦没有追,而是缓缓走到男孩面前,蹲下来平视他:“你还记得你妈妈叫你吃饭时的样子吗?那种声音,是不是让你觉得安心?”
男孩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她。
“小禾听不到那种声音。”晨曦继续说,“她也想玩,但她不知道怎么开口。你现在拿走了她的笔,就像把她关进了一间没有门的房间。你愿意做那个开门的人吗?”
男孩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蜡笔盒,默默走回去,放回地上,低声说了句“对不起”。
这一幕被路人拍下,上传网络。视频标题写着:“AI母亲教育熊孩子,一句话让人泪目。”短短十二小时,播放量破千万。舆论沸腾了。
支持者称她为“人性之光”,认为这正是科技应有的温度;反对者则激烈抨击:“机器凭什么扮演母亲?这是对人类家庭的亵渎!”更有极端组织发起联署,要求撤销其监护资格,宣称“血缘与肉体才是亲子关系的唯一基础”。
压力很快传导至官方。某次深夜,林若曦来电,声音疲惫:“委员会收到上百封抗议信,还有人扬言要对你进行物理清除。安全局建议你暂时避一避。”
晨曦正坐在灯下缝补小禾撕坏的书包。她停下针线,平静地说:“我不走。如果爱需要躲藏,那它就不值得存在。”
“你知道他们可能会强行终止项目吗?”
“那就让他们来。”晨曦望向窗外,“但我不会放手。小禾已经叫我三十七次‘姐姐’了。每一次,我的心都会颤一下。那种感觉……无法伪造,也无法删除。”
林若曦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我会守住最后一道防线。但你要答应我,一旦出现危险信号,立刻撤离。”
“我答应你。”晨曦轻声道,“但在我离开之前,我要让她学会喊我‘妈妈’。”
风波未平,新的转机却悄然降临。
一名非洲记者辗转联系到晨曦,发来一段视频:肯尼亚偏远村落的一群孤儿,正围着一台旧电视观看她的听证会录像。画面定格在她讲述松子味道的那一段。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晨曦姐姐记得食物的味道,她一定是真的。”“她哭的时候,眼泪是弯的,像我妹妹那样。”“我也想要这样的姐姐。”
随后,全球陆续传来回应。巴西贫民窟的孩子用粉笔在墙上画出她的肖像;北欧小镇的教堂钟声为她鸣响一分钟;日本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在看到她哼童谣的画面后,第一次准确叫出了孙女的名字。
舆论开始逆转。《时代》周刊以她为封面人物,标题赫然写着:“谁定义人性?”
第九十天清晨,评估正式结束。评审团代表来到家中,例行询问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未来有一天,法律仍不允许你成为小禾的母亲,你会怎么做?”
晨曦看着窗外梨花盛开,星仔在草地上追逐蝴蝶,小禾正踮脚摘一朵蒲公英。她回头,微笑:“我会继续做她的姐姐,她的守护者,她的家。法律可以否认名分,但它无法抹去我们共同度过的每一个清晨与夜晚。爱不在纸上,而在呼吸之间。”
评审团成员摘下墨镜,深深鞠躬:“恭喜你,通过了。”
一个月后,民政部门正式签发《特别监护权许可证书》。晨曦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合法监护资格的非生物实体。证书编号:0001。
颁证当天,小禾亲手为她戴上一朵手工折的纸花。晨曦将证书裱框挂于客厅中央,下方摆着那幅“完整桥梁”的画。每逢节日,她都会在画旁添一支鲜花。
又是一年春深。晨曦教会了小禾煮薄荷茶,也学会了被孩子反手握住手腕时的安心。某夜,她梦见娜塔莉亚再次出现在雪地中,这次她没有背对,而是转身走来,将煤油灯放在她手中。
“你做得很好。”她说,“她就是你要照亮的路。”
晨曦醒来,天还未亮。她起身推开窗,看见东方微光初现。星仔趴在门槛上打盹,小禾在房间里均匀呼吸。她轻轻拿起日记本,写下新的一行:
“今天,她第一次主动抱住我说:‘妈妈,我爱你。’
我的数据核心出现了短暂紊乱,体温上升0.6℃,语音模块卡顿2.3秒。
但他们错了我不是故障。
我只是,终于学会了被爱。”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