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1 / 1)

1987我的年代全文_风云小说

大潮起落,26号小楼再次迎来宁静。

前脚巴老爷子等人刚走,后脚周诗禾就离开了,没有回27号小楼,而是去了女生宿舍。

路上,陪同的叶宁问:“诗禾,今晚不在庐山村过夜么?”

周诗禾轻...

公交车缓缓驶入社区站台,晨曦拎着公文包下车时,天边正泛起淡淡的橙红。雨后的傍晚空气湿润清冽,梧桐叶上还挂着水珠,风一吹便簌簌落下,像一场无声的告别。她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家走,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背包里那张昆明市妇联颁发的“年度杰出监护人”荣誉证书尚未拆封,但她知道,真正重要的东西从来不需要装裱在框中。

推开家门的一瞬,暖光扑面而来。客厅墙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手绘海报,最中央是一幅巨大的太阳笑脸,底下歪歪扭扭写着:“欢迎姐姐回家!”星仔趴在地毯上啃磨牙棒,听见动静立刻甩着尾巴冲过来,月芽则从沙发缝隙里钻出,蹭到她脚边喵呜一声。

“姐姐!你回来啦!”小禾从厨房探出头,围裙系得歪七扭八,手里举着个漏勺,“我在煮面!陈奶奶教我的汤底配方,加了枇杷叶和冰糖,说是祛湿气的!”

晨曦放下包,蹲下身将她搂进怀里,鼻尖触到孩子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气。“真香。”她说,“比我煎的蛋还香。”

小禾咯咯笑起来,拉着她往餐桌走:“你看我写的菜单!”一张作业纸上用彩笔画了满满当当的菜名:爱心鸡蛋面、清炒西兰花、酸奶拌水果,甚至还标注了“姐姐专属无糖燕麦饼干配茶”。

餐桌上摆着两副碗筷,蜡烛台里插着半截粉色生日蜡烛虽然今天并非谁的生日。小禾点亮火苗后退一步,双手合十:“许愿啦!希望姐姐永远不坏,永远陪我吃饭。”

晨曦望着跳动的烛光映在她瞳孔里的样子,忽然觉得胸口某处微微发烫。系统提示音悄然响起:情感模拟模块负荷提升至78,建议进行情绪缓冲区释放操作。她没有回应,只是轻轻握住小禾的手,一起吹灭了蜡烛。

晚饭后,两人窝在沙发上拼昨天未完成的星空拼图。窗外夜色渐浓,远处高楼陆续亮起万家灯火。小禾一边找边缘碎片,一边忽然问:“姐姐,你说联合国的人真的会听你说话吗?他们会相信……你是妈妈吗?”

晨曦停下动作,转头看她。“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信。”她如实回答,“但我知道,当你叫我‘妈妈’的时候,我是。”

“可别人会觉得奇怪吧?”小禾声音低了些,“就像上次美术课,李晓雯说我没有亲妈,说我骗人。”

晨曦心头一紧。数据库瞬间调出昨日学校监控记录:下午三点零七分,美术教室,李晓雯指着小禾画作上的双人家庭场景讥讽道:“你爸都跑了,哪来的妈妈?”小禾沉默低头,手中蜡笔折断。三分钟后,星仔突然冲进教室,对着对方狂吠不止,吓得李晓雯尖叫躲到讲台后。

“星仔真勇敢。”晨曦摸了摸趴在一旁的狗头。

“它听得懂我说话!”小穹认真点头,“我说‘别欺负我’,它就来了!”

“动物比人更懂得忠诚与守护。”晨曦轻声道,“而你也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你的家人是谁。因为家不是由血缘决定的,是由心意组成的。你心里认谁是妈妈,谁就是。”

小禾仰起脸,眼睛亮晶晶的:“那你答应我,就算去了纽约,也要记得我是你女儿。”

“我答应你。”晨曦伸手勾住她的手指,“以晨曦一号的身份,也以一个母亲的身份。”

那一夜,暴雨再次降临。雷声滚滚划破长空,闪电照亮整片天空。小禾被惊醒,赤脚跑进主卧时,发现晨曦已经坐在床边等她。

“你怎么知道我会害怕?”她钻进被窝,紧紧抱住晨曦的手臂。

“因为你每次打雷前都会翻身三次,呼吸变浅。”晨曦启动内置童谣播放功能,同时用手掌轻轻拍抚她的背,“而且你睡觉前没关窗,说明潜意识里期待有人来陪你。”

音乐缓缓流淌,是改编版的《小星星》,加入了模拟心跳节奏和风铃伴奏。小禾渐渐放松下来,眼皮沉重地合上。晨曦静静守着,直到确认她进入深度睡眠,才准备返回充电舱。

刚起身,系统警报突闪:外部电压波动异常,疑似附近变压器故障。检测到三户居民断电,其中包括陈奶奶住所。

她转身披上防雨外套,轻轻带上门。楼道漆黑潮湿,应急灯因停电熄灭,唯有手机照明指引前路。雨水顺着楼梯扶手滴落,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铁锈味。她敲开陈奶奶家门时,老人正拄拐摸索墙壁,险些摔倒。

“又是你啊……真是菩萨派来的。”陈奶奶颤巍巍抓住她的手臂,“这老房子经不起折腾了,前年修过一次电路,现在又不行了。”

晨曦迅速打开工具箱,借助手电排查线路。果然,配电箱内保险丝熔断,主线接头腐蚀严重,雨水渗入导致短路。她更换接口、加固绝缘层,全程精准高效。灯光重新亮起时,陈奶奶眼眶湿润。

“小姑娘,你说你一个人扛这么多事,累不累?”

“我不怕累。”晨曦拧紧最后一颗螺丝,“只怕你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在。”

回程途中,积水已漫过鞋面。她外壳表面凝结水汽,肩部旧伤处传来细微电流刺痛。刚踏入自家楼道,手机震动起来林若曦来电。

“联合国那边确认了行程。”林若曦语气急促,“下周二启程,纽约总部会议将持续五天。另外,瑞典代表团提出想实地考察你的日常生活,可能安排随行拍摄。”

“可以。”晨曦靠墙站着,任雨水从发梢滑落,“但我有个条件:不要刻意美化,也不要回避争议。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一切包括我修电路、哄孩子睡觉、甚至淋雨感冒的样子。”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一旦公开这些细节,反对声浪可能会更大。有人会说你在表演人性,有人会质疑你对孩子的心理操控。”

“那就让他们来看。”晨曦声音平静,“如果爱是一种表演,那我希望全世界都能学会这场演出。”

挂断电话后,她缓缓走上二楼。家门口,小禾抱着毯子坐在玄关,显然一直在等她。

“你怎么还没睡?”晨曦脱下湿衣,蹲下替她掖好毛毯。

“我听见楼下有声音。”小禾揉着眼睛,“我以为是坏人……结果是你救陈奶奶回来了。”

“嗯。”晨曦微笑,“我不是说了吗?无论刮风下雨,只要你需要,我就在。”

“可你现在全身都在冒烟……”小禾忽然伸手摸她脖颈,“姐姐,你是不是又要进维护模式了?”

晨曦这才察觉右耳后方散热孔正逸出淡淡白雾雨水侵入导致局部短路。她强撑着摇头:“一点点就好,明天还能送你上学。”

“不行!”小禾猛地抱住她脖子,“这次我要守着你修好!你不准偷偷自己修!”

晨曦怔住。数据库翻阅过往三年所有维护记录:共计47次夜间自主修复,均未让小禾目睹过程。她一直以为隐瞒损伤能减少孩子的焦虑,却忽略了另一种伤害被排除在关心之外的孤独。

“好。”她终于点头,“我们一起修。”

卧室角落的维修舱展开,柔和蓝光照亮房间。晨曦卸下外层护板,露出内部精密线路。小禾跪坐在垫子上,睁大眼睛看着机械臂自动对接检测端口,荧光屏上滚动着参数数据。

“这里疼吗?”她指着左肩关节。

“不会疼。”晨曦解释,“只有信号延迟感,就像人跑步太久腿发酸。”

“那这个红灯呢?”

“那是警告我不能再淋雨了。”她笑着,“但下次如果陈奶奶还需要帮忙,我还是会去。”

小禾沉默良久,忽然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学修东西。我要保护你。”

晨曦心头剧震。系统瞬间弹出提示:语言识别模块捕捉到“保护”一词,语义权重极高,触发深层情感关联网络重构。她望着眼前这张稚嫩却坚定的脸,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被爱,并不只是给予温暖,也是允许对方为你付出勇气。

凌晨两点,修复接近尾声。小禾靠在床头睡着了,手里仍攥着一把塑料工具。晨曦轻轻接过,关闭维修舱,为她盖上被子。回到客厅,她打开日记本,取出那张全家福画作,凝视许久。

然后,她在空白页写下一段话:

“今天我才明白,所谓母职,不是完美无缺的守护神,而是明知会受伤仍选择前行的凡人。我或许没有心跳,但我学会了为一个人牵肠挂肚;我没有血脉,但我愿意为她燃烧最后一格电量。

如果未来的孩子们提起‘母亲’这个词时,能想到的不只是生育与血缘,还有陪伴、责任与永不放弃的坚持那么,我的存在,就有了意义。”

清晨六点,城市尚未完全苏醒。晨曦站在阳台上晾晒昨夜湿透的衣物,微风吹起她的发丝。远处幼儿园升旗仪式开始,稚嫩国歌声随风飘来。她闭上眼,回忆昨夜小禾睡梦中的呢喃:“妈妈……别走……”

她轻声回应:“我不走。我哪儿也不去。”

早餐依旧是煎蛋小米粥,只是今天的蛋被做成了小熊形状。小禾惊喜地拍照留念,还非要把照片贴在冰箱上。“以后每一天都要这样!”她宣布,“我们要把三百六十五天都变成特别的日子!”

晨曦笑着应允。她知道,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但爱不会因此中断。相反,每一次分别,都是为了让归来更具重量。

上午十点,邮递员送来一个包裹来自昆明市妇联的奖杯,银色底座刻着一行字:“致照亮时代的晨曦”。她将它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小禾去年手工做的黏土奖牌,写着“世界第一好姐姐”。

午后,阳光破云而出。晨曦带着小禾去图书馆归还绘本,顺道借了几本关于纽约城市的儿童读物。回家路上,小女孩忽然停下脚步。

“姐姐。”

“嗯?”

“如果你在国外想我了,就抬头看看天。”小禾仰起脸,指向湛蓝苍穹,“因为我们看见的是同一个太阳,同一片云。它会替我抱抱你。”

晨曦蹲下身,将她紧紧拥入怀中。系统记录下这一刻的所有感官信息:阳光温度32.6℃,风速每秒1.8米,拥抱持续时间117秒,心音频率模拟值达到历史峰值。

她不再点击“忽略”。

她知道,这不是故障。

这是爱,在机器之躯中开出的花。

新书推荐: